EN

《易华录:智能交通领航者,智慧城市显身手》 齐鲁证券-林照天

  • 2014年10月23日
  • 浏览量:166

投资要点

    公司是本土领先的城市智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智能交通业务近五年复合增速达36%。自2013年开始,公司依托智能交通业务的优势切入智慧城市建设,成功实现了向智慧城市总包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积累了智慧城市建设包括顶层设计领域的项目经验,目前正在全国推进的“华录云亭”项目,涉足智慧城市后期运营,有望形成智慧城市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公司背靠母公司华录集团,牵头整合了集团旗下包括安全、教育、医疗、家居、社区等领域的资源打造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获取总包项目的能力。从2013年公司拓展智慧城市业务开始,累计签订的智慧城市框架协议已经超24亿元,未来更有望成为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者和运营商。

    智能交通成长与集中并行,政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迎加速拐点。交通问题催生了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真实需求,推动智能交通行业发展逐渐驶入快车道,且考虑到:1)我国智能交通整体建设水平不高,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2)ETC、公交都市、车联网等新应用新模式未来仍有待发展,3)存量系统的升级与更新换代,交通智能化的建设需求将长期持续。根据我们的测算,2014年智能交通行业的规模达360亿元,在2019年将达到年均千亿的市场规模,未来5年行业将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其中,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目前仍处于基础建设高投入、快速建设阶段,我们预计城市智能交通将达到约25%-30%的增速。同时,在技术与资金门槛双双提升的趋势下,行业将逐渐趋于集中,跨区域、提供全解决方案的龙头型公司将受益。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2013年至今,国家住建部已经公布了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而截至目前真正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不足20%,预计2014-15年,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将逐渐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拐点。由于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热点,公司在智慧交通行业建立的竞争优势有助于向智慧城市拓展。

    从下游需求,项目获取(数量与质),垫资开工,项目实施等关键环节出发来分析公司的竞争优势:1)当前公司跨区域跑马圈地已经初见成效,收入覆盖全国。势力范围的划定有望优先承接后续项目。同时从13年开始,公司成立了多个区域性业务子、分公司以深化本地化、一体化的营销战略,销售网络的铺设有望推动收入迎来快速增长2)公司在智能交通产业链的硬件研发、培训咨询和土建工程环节布局多家子公司,打造整体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并提升向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通过产品化和服务化延伸打开集成业务的利润空间,剥离土建工程业务,降低成本并提升工程质量;3)在BT模式的广泛应用提高对企业融资能力的要求的背景下,一方面公司将得到华录集团的授信融资,另外公司的央企和上市公司背景也有助于公司通过银行授信及资本市场融资等渠道充分满足在资金方面的需求;4)公司布局研发,产品化程度远超同业上市公司,加强了项目的可复用性,降低项目实施的边际成本,缓解了公司扩张过程中对新增人员的要求。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基于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判断,结合公司已披露订单以及项目完工情况的测算,在不考虑此次定增的情况下,预计2014-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9825.5935.45亿元,同比增长104.7%50.7%38.5%。实现净利润2.153.394.83亿元,同比增长116.5%57.5%42.6%,2014-2016年EPS分别为0.651.031.48,对应当前股价35.22元,2014-2016年PE分别为543424。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在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前景,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42元。

    公司此次以29元每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5500万股,共募集资金1595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75000万元用于偿还公司借款,剩余部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其中,母公司华录集团认购1,935.45万股,出资56,128.05万元;1期员工持股计划认购798.55万股,出资23,157.95万元。此次定增不仅能为公司后续业务规模的扩张提供资金保障,降低财务费用,同时1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人员的稳定性与工作积极性,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对应增发后3.76亿股本,我们预计2014-2016年公司业绩有望增厚0.10.390.45亿元,对应2014-2016EPS分别为0.601.011.40

    风险提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可能低于预期;公司河北项目落地情况存在低于预期的风险。